圣典的开始 在此所讲的初期圣典,是指佛典的初期及型态的完成阶段,大约是从佛陀时代到阿育王时代,或更后至部派时代的初期。 在本章第二节,已说到佛陀时代,至少已有法句、义品、波罗延、邬陀南、波罗提木叉的集成部类,那是弟子们为便於记诵,而将佛陀所说的,做了提纲性的分类编集。 佛灭后的第一次结集,据南传《大史》所称,是法与律,但未说出名目。《岛史》则说第一结集的法之内容,是九分教。 至於包括了论典的三藏之名,最初出现在南传的《弥兰陀问经》(Milindapan~ha -相当汉译的《那先比丘经》,其时代为西元前第一世纪顷),但是也可确定,在佛陀时代,已经有了论的实质,虽尚未曾独立一科。
律藏与法藏 律的最初型,已难考见,近世学者则以《巴利藏律》,以及北传汉文系的《摩诃僧只律》,比较近古。 有人以为,律藏初出时分比丘及比丘尼两大纲,每纲各分 尼、杂跋渠、威仪法之三类; 因此,古本的《比丘戒经》内容,也仅有四波罗夷、十三僧伽婆尸沙、二不定、三十尼萨耆波逸提、九十二波逸 提、四悔过,共为一百四十五戒,众学法,应属威仪类,七灭诤,应出於杂跋渠类,非属 尼类。 现在的二百五十戒,显系后人为了学习的方便,而将众学法及七灭诤法,附加在戒经之后。 有人以为,在阿育王的碑刻中,已有「 奈耶中,最胜法说」的记载,以之推知,於阿育王之前,已有了定型的律藏。 实则根据上座部特重视戒律的原则判断,第一结集时,必已完成了律藏的初型,那便是传说中的八十诵律,并为后来根本部分裂为上座及大众二部的律藏所依。 部派佛教则多数各有其律。
现存的律藏有六部: (一)南传上座部的Vinayapit.aka,巴利文。 (二)大众部的《摩诃僧只律》四十卷,东晋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。 (三)化地部的《五分律》三十卷,刘宋佛陀什共智胜译。 (四)法藏部的《四分律》六十卷,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。 (五)摩偷罗有部的《十诵律》六十一卷,姚秦鸠摩罗什译。 (六)迦湿弥罗有部的《根本说一切有部 奈耶》五十卷,唐义净译。 上座部应先於大众部,可是南方的上座部,实是上座部中偏於大众部的分别说系之一支,故仍较《摩诃僧只律》为后出,其他四部也属上座部的分部所出,上座根本部的律藏,今已无从求得了。
圣典的另一重要部分,是法。 据近人研究,法的递演,经过三期而后大定: 集佛陀的言行为九部经(九分教)。 九部经为四《阿含经》。 依四《阿含经》而立杂藏。 由杂藏而出大乘藏、禁咒藏,那是大乘的范围了。
九部经与十二部经 佛灭后,弟子们取佛的言行,依其性质,类集为九部经。那就是: (一)修多罗(Su-rowa):即是散文的说法,通称为长行。 (二)只夜(Geya):以韵文重将所说散文的内容颂出,通常译为应颂或重颂。 (三)伽陀(Ga-tha):说法时全以韵文宣出,译作孤颂或讽诵。 (四)尼陀那(Nida-na):记述佛及弟子的事迹、始终、本末,因以事缘常为说法之助缘,故译为因缘。 (五)阿钵陀那(Avada-na):以譬喻说法,或凡因事而兴感,皆名譬喻。 (六) 多伽(Ja-taka):佛陀自说过去世的因缘,兼及重要弟子们的宿行,故称为本生。 (七)伊帝目多伽(Itivr.ttaka):叙述古佛的化迹,故称本事。 (八)阿浮达摩(Adbhuta-dharma):明佛及弟子种种不思议的神迹奇行者,故 称未曾有,新译为阿 达磨。 (九)优波提舍(Upadesa):对於甚深而简要的法义,用问答方式来解说,故称为论义,后世的论藏,即脱胎於此。 在这九部经中,以前三部为最古而最近於原形佛典,故与今之《杂阿含经》相当,《杂阿含经》虽已多所演变,仍可见出其旧貌。 因为释尊的法义的教授,最先类集为修多罗、只夜、伽陀的三部经; 法藏《杂阿含经》的杂,与律藏杂跋渠的杂,其意相同,随其义类之相应者而鸠集成编,所以,杂为相应之意,乃为原始结集的旧制。 至於第四部因缘至第八部之未曾有,此五部为释尊景行之类集,性质与前三部大不相同。实则九部经的后六部,即由前三部中分出,初次结集时,是否已有九部之名,乃为近世学者置疑。 再说十二部经之名,根据《大智度论》卷三三(《大正藏》二五·三○六页下 -三○八页中),则於以上九部之外,加上优陀那(Uda-na)(即邬陀南)即无问自说、佛略(Vaipulya)即方广、和伽罗(Vya-karan.a)即授记。 可是根据小乘经律的考察,授记部是佛弟子因闻修多罗与只夜而证果者,即别出授记一部。方广部与大乘的方等、方广有关,乃是深法大行的综合。 至於优陀那,异名很多,内容 不一,大致是后人搜罗的种种有关法义精要的小集子,后来的杂藏,大抵由此而来。 然而,别以杂藏为后出,其中确有最古之部分,例如法句、义品、波罗延,均可入於优陀那之小集群中,它们却是很古的,虽其现存的内容,未必全是最古的。
四《阿含》与五《阿含》 阿含是梵语,新译为阿笈摩(A-gama),义为法归,有万法归趣於此而无遗漏的意思。 用巴利语,则名为尼柯耶(Nika-ya),其义为集或部。 因为南传巴利文藏所用语文,接近佛世所用的俗语,故一般以为南传五《尼柯耶》,较之北传根据梵文译出的四《阿含经》,更富於原始色彩,所以近世学者於原始资料的采证也多喜用巴利文圣典来校勘。 尤其南传五《尼柯耶》是由一部所出,北传译成汉文的四《阿含经》,所属的部派不一。 据研究,一切有部有杂、长、中、增一,共四《阿含经》,今存《杂阿含经》及《中阿含经》; 化地部加杂藏,成五《阿含经》,今均不存; 法藏部亦有五《阿含经》,今仅存《长阿含经》; 大众部也有五《阿含经》,今仅存《增一阿含经》; 南传有巴利语的五《尼柯耶》。 汉译的四《阿含经》,据宇井伯寿《印度哲学研究》一五○至一六六页第二 说,便是将有部的《杂阿含经》、《中阿含经》,加上法藏部的《长阿含经》及大众部的《增一阿含经》而成。 至於汉文别译的《杂阿含经》,是属於饮光部。其他存於四《阿含经》中的别译很多,亦属於许多不同的部派。
汉译四《阿含经》,若与南传的五《尼柯耶》比照,则为: (一)北传《长阿含经》,二十二卷三十经;南传《长部》(D1-ghanika-ya),分为三品三十四经。 (二)北传《中阿含经》,六十卷二二二经;南传《中部》(Majjhimanika-ya),分为十五品一五二经,其中有九
十八经完全与北传一致。 (三)北传《杂阿含经》,五十卷一三六二经;南传《相应部》(Sam.yuttanika-ya),分为五品二八八九经。 (四)北传《增一阿含经》,五十一卷千经以上,南传《增支部》(-ya),分为一七二品二九一经,觉音以为其有九五五七经。 (五)南传《小部》(Khuddakanika-ya),大小十五经,其中主要的有六种: 1. 法句(Dhammapada),相当汉译的《法句经》及《法句譬喻经》。 2.自说经(Uda-na),此即优陀那,汉译中没有。 3.本事(Itivuttaka)相当汉译的《本事经》。 4.经集(Suttanipata),相当汉译的《义足经》,即是古之义品、波罗延等。 5. 长老、长老尼偈(Thera-theri-gatha),汉译中无。 6.本生(Ja-taka),相当汉译的《生经》。 由此比照,可见北传虽仅四《阿含经》,但是南传的《小部》及第五《尼柯耶》中的大部分,汉译已有,唯其内容稍有出入而已。
四《阿含》与杂藏 四《阿含经》的得名: 1.《杂阿含经》,即随事义之相应者如修多罗、只夜、伽陀等类别而编次之,例如处与处相应为一类,界与界相应又为一类,故南传称为《相应部》,其义相应而文则杂碎,故名《杂阿含经》,非如《开元释教录》解为「杂糅不可整理」之意。 2.《中阿含经》 3.《长阿含经》,乃是以篇幅的长短得名,经文不长不短者名《中阿含经》,经文很长,则名《长阿含经》。 4.《增一阿含经》,是以数字相次而集经,一而二,二而三,一一增加,乃至多法,故名增一。 杂藏的性质,或为四《阿含经》所未收,或自四《阿含经》中集出。 而其多数为优陀那的小集,或为本生等的传说。其源本佛说而为《阿含经》所未集者,故别名谓之杂藏。 此与阿育王时的佛教大势有关,当时西系上座之深入西北者,尊《杂阿含经》; 西系之别为中系(分别说系)者,尊《长阿含经》; 东系的大众部则尊《增 一阿含经》。
三系所持意见互异。 然而中系的目犍连子帝须,态度温和,似得东系之合作,故在主持第三次结集时,分别取舍东、西各系之善,并对於优陀那小集和本生等传说,虽有小异,亦视为可以存留,故集为第五杂藏,附於四《阿含经》之后。 这也就是南传五《尼柯耶》之末的《小部》了。
四《阿含经》的类集成编,时地虽不详,但依各派均共许四《阿含经》为原始圣典的情形来判断,其成立当在七百结集之前,唯亦未必即是第一次结集时就已出现。 从四《阿含经》的内容推定,《杂阿含经》最先,其次《中阿含经》,再次《长阿含经》及《增一阿含经》; 因其凡一事而并见於四《阿含经》中的,《杂阿含经》叙述,简洁平淡,《中阿含经》犹相近,到了《长阿含经》及《增一阿含经》,便化简洁为漫长,变平淡成瑰奇了。 《杂阿含经》是将佛世的法义,化繁为简,做提纲挈领的摘要,到后来,便又将那些纲领,化简为繁,敷演成为组织性及辩论性、思惟性的作品,似乎这也算是恢复原貌的工作,於对外弘化的效能而言,是有必要的。
|